擦亮文明底色 凝聚奮進力量
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志、發展的靈魂。近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引領,扎實開展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大力開展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教育,持續弘揚新風正氣,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群眾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自2015年榮膺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以來,我市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樅陽縣入選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銅官區、義安區、郊區入選省級文明城區,探索走出一條符合銅陵實際、具有銅陵特色的文明創建之路。
突出五大創建 強全域文明之基
文明城市創建聚民心。注重創建常態長效,出臺《銅陵市實施文明創建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實施 “辦實事、展形象,喜迎黨的二十大”2022年文明創建八項行動,大力整治農貿市場、背街小巷、老舊小區等薄弱環節,解決了一批百姓關心的重難點問題,市民群眾創建工作的參與率高達98.47%。
文明村鎮創建淳民風。將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作為文明村鎮創建的重要內容,突出村鎮治理,強化常態長效。12個村鎮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27個村鎮榮獲“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19個市級文明鄉鎮和94個市級文明村獲命名表彰。
文明單位創建展形象。加強文明單位動態管理,國能銅陵發電有限公司“與最好同行”、天井湖社區“五彩水滴”志愿服務站入選安徽省文明單位創建十佳品牌,評選表彰第二十屆市級文明單位248個,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17個、第十二屆安徽省文明單位77個。
文明校園創建育新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著力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評選市級文明校園135所,實現文明校園創建100%,2家單位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3所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
文明家庭創建樹新風。印發《銅陵市文明家庭評選、激勵和管理辦法》,持續深化“傳育立行”教育工程,深入開展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宣傳活動,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5戶家庭當選首屆安徽省文明家庭,2戶家庭當選全國文明家庭。
突出價值引領 建崇德向善之城
“好人之城”建設出新出彩。持續深化“五推薦、五評選”身邊好人推選活動,擦亮“榜樣的力量”道德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評選產生“銅陵好人”602人,市級道德模范100人。其中:158人當選“安徽好人”,10人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稱號,113人上榜“中國好人榜”,3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涌現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職工”等一大批時代典型。連續舉辦十屆年度“銅陵好人”暨道德模范頒獎典禮,組織開展市級以上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六進”巡講交流活動43場次,營造全社會禮遇好人、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見行見效。堅持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圍繞“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敝黝},扎實推進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我們的節日”、戲曲進校園等工作,夯實鄉村學校少年宮、心理輔導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課外德育陣地。創辦了“彩虹幸福課堂”“國學知識主題教育課堂”“青少年健康俱樂部”等多個品牌項目,“千人千愿”微愛圓夢行動入選全國青年社會組織“伙伴計劃”優秀項目,“愛的N次方”關愛留守兒童公益項目入選安徽省委網信辦年度重點網絡公益項目。開展“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表彰市級“新時代好少年”40名,2人當選安徽省“新時代好少年”,1人被確定為安徽省唯一的2022年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發布人選。
道德典型宣傳有聲有色。廣泛開展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學習宣傳活動,在市級新聞媒體開設專題專欄,在銅陵文明網創設網上好人館,53篇地方經驗、21部文創作品、16個“中國好人”365故事被中國文明網專欄報道?!芭喝?,我為雷鋒代言”網傳活動在中國文明網地方聯盟網站建設管理工作培訓班上兩次作典型經驗交流,當選地方文明網優秀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十佳”。
突出文明實踐 謀志愿服務之實
深化拓展鑄品牌。鞏固義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國第二批試點成果,聚合市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巡回團力量,利用4個縣級中心、479個所(站)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市民教育、科普宣傳、文化活動、健身活動等文明實踐活動2萬余場次,參與群眾達100余萬人次。培育25個文明實踐站所示范點,挖掘“平臺+六單”模式、“道德銀行”項目等一批特色品牌。
為民服務暖人心。出臺《銅陵市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及其辦事機構工作規則》,圍繞“學黨史悟思想 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扎實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主題月,在全市廣泛開展鄰里互助、愛心助考、情暖夕陽、垃圾分類等志愿服務活動,創新開展最美志愿者“三免一保險”激勵優惠政策,舉辦年度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活動,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萬余場次,服務居民群眾近百萬人次。
典型引領創佳績。先后榮獲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4例,安徽省“月評十佳”志愿服務先進典型104例,命名表彰了全市400余例各類志愿服務先進典型。義安區群心村典型經驗入選中央文明辦《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怎么干”》系列叢書,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市直機關黨員志愿服務總隊接受《中國志愿》《決策》等央媒專題采訪,志愿服務“五化”工作法在2019長三角地區志愿服務論壇上交流展示,銅官區“幸福列車”平臺、義安區“六單”工作路徑2例典型經驗入選省文明辦《安徽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案例選編》。2021年4月中央文明辦來銅專題調研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對我市創新舉措及工作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突出環境整治 增衛生健康之效
環境整治增顏值。在全市組織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愛國衛生十大行動和“迎新春”愛國衛生專項整治等活動,號召全體市民積極主動開展打造清潔環境、遵守文明行為、踐行健康生活、守護防疫成果為主要內容的愛國衛生運動。聚焦人員聚集場所和環境衛生薄弱環節,全面開展清臟治亂大掃除,累計開展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和老舊小區、農貿市場、食品“三小”行業、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專項整治活動2000余次,城鄉環境衛生面貌持續改善。
健康普及提素養。組織開展全國愛國衛生月、全省愛國衛生法制宣傳周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等主題活動,自主設計“文明健康·綠色環?!惫鎻V告22幅,在全市各主要街道、公園廣場、居民小區、農貿市場等場所投放3000余處,設置固定健康教育宣傳欄1000余處、宣傳展板300余塊,發放宣傳資料20萬余份,電子屏宣傳2000余處,廣泛宣傳普及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教育引導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群眾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升。
衛生創建結碩果。堅持把衛生創建作為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的重要抓手,大力開展衛生城鎮創建,不斷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完善,統籌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治理,美化亮化公共活動場所,發揮衛生創建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改善環境衛生和健康狀況。截至目前,創建國家衛生鎮3個,省級衛生縣城1個、衛生鄉鎮18個、衛生村(社區)126個、衛生先進單位113個,順利實現國家衛生城市“四連冠”。
突出移風易俗 揚鄉村文明之風
移風易俗久久為功。每年制定下發年度全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將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作為重點實施內容。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健全“一約四會”自治組織,全市累計建立村民議事會380個、道德評議會377個、禁賭禁毒會375個、紅白理事會380個。各村鎮充分利用文化館、文化廣場、文明墻等場地和設施,開展移風易俗宣教活動。
以文化人倡樹新風。大力整治紅白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之風,開展“新鄉賢”“最美家庭”創建和新風新俗宣傳教育活動,推廣“家宴堂”“喜慶堂”特色做法。加強農村文化墻建設, 在全市鄉村創作墻體書畫12000余幅,繪畫面積5萬多平方米,覆蓋全市80%的行政村,基本達到“一村一典型,一村一特色”“一墻一風景,一墻一陣地”效果。
選樹品牌示范引領。樅陽縣完成移風易俗“一鎮一村”建設;義安區重點打造胥壩鄉群心村喜慶堂、鄉賢館、家風家訓一條街;郊區打造家風家訓家教廣場、孝道文化長廊等亮點品牌。全市累計培育“鄉賢文化館”“家風家訓示范街”“喜慶堂”等示范點20余處;創新建設湯溝鎮躍進村、陳瑤湖鎮水圩村等一批移風易俗示范點;銅陵農村文化墻項目入選2019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品牌巡禮”,在全國300多家地方文明網微信平臺進行了統一轉發;郊區銅山鎮“‘百姓春晚’助力移風易俗、推動鄉村振興”和安銅辦“傳承孝廉文化厚植文明鄉風”兩案例入選2020年度省移風易俗工作創新案例,《家宴堂:喜事新辦成風化人》入選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范例。
如今,文明已成為銅陵的最美底色和內在氣質,賦予城市高質量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站在新的起點,銅陵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著力擦亮文明底色、厚植幸福成色,持續深化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文明創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向更廣領域、更高水平、更深層次邁進,為加快建設“四創兩高”現代化幸福銅陵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豐厚文明滋養。(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