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病有所醫、病有良醫、人均預期壽命穩步提高等成效,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黨的二十大照亮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前行之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市衛生健康委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錨定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牢固樹立“人民醫院為人民,人民衛生為人民”的理念,以“黨建+”引領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心懷使命,滿懷感情,爭當為民服務先鋒,讓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一、堅持創新為民,完善服務體系
人民健康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支撐。衛生健康系統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健康銅陵建設,持續增強衛生健康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一是筑牢公共衛生防控體系。整合疾控、血防、地方病防治等機構,構建“大疾控”格局。建立健全以市、縣(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骨干、醫療機構為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的疾病防控體系,健全防治結合、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穩步、持續、高效推進公共衛生現代化。二是夯實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堅持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收治原則,構建以市重大傳染病救治基地、市傳染病醫院為支撐,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傳染病院區為基礎,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哨點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三是健全區域醫療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雙核”“兩翼”“四級”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市屬三級醫院對口幫扶機制,提高基層服務能力,提升縣域醫療水平,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基本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
二、堅持實干為民,提高服務品質
人民健康至上、健康優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衛生健康系統要深入踐行“人民醫院為人民,人民衛生為人民”重要理念,努力為患者提供有品質、有溫度、高效率的衛生健康服務。一是厚植為民情懷。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度融入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若干個??茀^域醫療中心,整體帶動提升全市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減少患者跨市外轉,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就醫安全感和健康幸福感。二是深耕黨建品牌。緊緊圍繞“補短板、強基層、建高地、促健康、顯特色”的工作思路,擦亮“紅色健康衛士、為民服務先鋒”服務品牌,創新“黨建+”服務模式,統籌推進“黨建+系統集成改革”“黨建+專家團隊引育”“黨建+人才梯隊培養”“黨建+學科建設發展”“黨建+智慧醫院建設”,把黨的建設融入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全方位、全過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是狠抓行風建設??v深推進“四問四突出、五比五提升”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從嚴從實落實廉潔從業九項準則,大力弘揚“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的醫德醫風文化,強化職業道德、醫學倫理、人文素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用優秀的行業文化滋養精神、凝聚力量,樹立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文明行醫的行業風尚。
三、堅持發展為民,提升服務能力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衛生健康系統要精準對接全體人民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的新需求新期盼,一茬接著一茬干,推進全體人民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健康獲得感持續增強。一是提升全民眾健康素養。堅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從最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把健康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切實提高其健康素養水平。二是推動全方位健康管理。依托網格化的醫聯體(醫共體),強化“預防+治療+康復”的一體化健康管理,發揮家庭醫生簽約團隊作用,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三是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務。圍繞老年婦女兒童的健康事業,培育拓展頤養、婦產和康復結合的醫療板塊,探索將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努力為老年人、婦女兒童、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多元化的護理服務,真正守護好“一老一小一婦”,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四是推進全鏈條健康保障。傾力推動重點學科發展,積極扶持新興學科,協同帶動薄弱學科,以疾病診治鏈為紐帶,通過設置聯合門診、聯合病區及醫生多點執業等方式實現醫院間優質資源共享,有機動態組合形成“疾病診治鏈”,互相協作,聯合攻關,全面提升疑難重癥診療水平。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壯美畫卷?!按鹁怼钡男l生健康人,一棒接一棒,永遠在路上。我們將從黨領導衛生健康發展奮斗征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抓住歷史機遇,堅持以改革創新激發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活力,全面提升衛生健康服務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推進“四創兩高”現代化幸福銅陵建設筑牢健康之基。(市衛生健康委 趙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