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喧天,龍燈舞動。1月24日是大年初三,在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西湖鎮,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周家山老龍燈受邀登場,走村入戶、喜氣洋洋,為鄉親們帶去了濃濃的傳統年味。
當天下午,一條經過精心軋制、縫制上色等工序的龍燈終于在村里能工巧匠們的齊心協力下制作完成,西湖鎮2023年鄉村村晚暨“非遺過大年”之龍燈祈?;顒诱絾?。今年的龍燈祈?;顒訉恼鲁跞恢背掷m到正月十五,陪村民們一起過大年。據悉,橫塘村周家山老龍燈的制作工藝已經有100多年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年間,其制作工藝非??季?,主要由破篾、扎篾、鋪骨、糊紙、畫龍等環節。龍燈由頭、身、尾組成,一般用竹篾扎縛,上糊紙張固定在木板上,從頭到尾彩繪裝飾,光彩絢麗,節節相連,是當地迎接新春佳節的一項傳統民俗。
周家山龍燈協會會長、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人陳開明介紹,自己從19歲就開始學習制作龍燈,已經與龍燈打了大半輩子交道,“春節舞龍燈是長輩們留下來的傳統,主要為了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一般兩到三年才舉辦一次,每次都要由村里長輩來點冠,龍身的人物形象主要由村里的老藝人來完成,參與舞龍的人都要全身洗漱干凈才能參與?!绷铌愰_明感到開心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對民俗文化感興趣,已經有年輕村民開始學習制作板龍燈,今年他們準備走遍西湖鎮的所有村和社區,讓鄉親們感受紅紅火火過大年的氣氛,也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傳統技藝。
從橫塘村一路舞到聯復村,每到一處張燈結彩,精美的龍燈吸引了村民們紛紛前來觀賞。土生土長的橫塘村民陳然終于找到了小時候過年的感覺,掩蓋不住臉上的興奮:“我從記事起就開始看龍燈表演,只有過年才能看到,小時候就算再晚也要跟著龍尾巴跑,再帶上一根龍須,這些都有很好的寓意,現在終于又回來了!”
“舞龍燈是過年的傳統習俗,今年我們專門請出了本地的非遺項目西湖鎮橫塘村周家山板龍,希望在闔家團圓的日子里,讓大家度過一個具有傳統年味的喜慶祥和的春節?!便~官區文旅局副局長查夏芳表示。(銅陵日報 張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