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9月20日 新華社)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贝鸷眉訌娭袊鐣裎拿鹘ㄔO這道考題,離不開科學的理論思維和積極探索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泛培樹“道德模范”“時代楷?!薄白蠲廊宋铩薄案袆又袊薄吧磉吅萌恕钡认冗M典型,這些典型成為精神文明的火種,在中華大地廣泛播撒,結出精神文明豐碩果實。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鑄魂暖心凝聚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發生全面、深刻、根本性的變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上,以此來鑄魂暖心凝聚共識,構筑更為堅實的精神支撐,激發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發揮典型示范效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聚焦強基固本,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建設啟迪人、激勵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時代楷?!薄按髧そ场薄爸袊萌恕薄白蠲兰彝ァ钡劝駱硬粩嘤楷F,每一個榜樣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踐行者,都記錄著一段堅守、擔當、奉獻的動人故事,激發全社會比學趕超的信心,構筑更為堅實的精神支撐,激發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把握大眾心理,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價值要求植入群眾心中,讓文明因子“日用而不覺”?! ?/p>
面向基層成風化人,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造統籌推進學習科學理論、宣傳黨的政策、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文化生活、推動移風易俗的綜合平臺。在開展工作上,堅持面向基層、重心下移,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落實到基層,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不斷增進廣大群眾對科學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形成理論掌握群眾,群眾運用理論的生動局面?,F實經驗證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手段,帶給中國廣大城鄉地區新氣象新變化。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邁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要著眼全局,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切實做到活動融入群眾生活、陣地建在群眾身邊,在守正創新中完善制度、健全規則,推動創建工作常態長效開展,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久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