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國家鄉村振興局在內的八部門聯合印發《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自今年8月至2023年12月開展專項治理工作,重點整治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減輕包括農民工在內的農民群眾在婚喪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禮等的支出負擔,使得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更加濃厚,鄉村煥發文明新氣象。
近些年來,隨著各地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很多鄉村,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活環境更整潔、文化服務更周到,農村居民的收入也獲得了穩步提升。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一些農村地區,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陳規陋習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構建新農村的文明鄉風還存在一定阻力。在這種情況下,八部門聯合印發《方案》,重點整治在一些鄉村根深蒂固的陳規陋習,對于提升鄉村群眾的精神風貌,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幫助鄉村群眾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人情觀和價值觀具有積極意義。
整治陳規陋習要明確治理目標和任務。這次八部門印發的《方案》,提出了在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需要專項治理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客觀存在,有些已經存在多年。但是,我國農村地區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鄉村陳規陋習的表現形式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和特殊性。因此,在治理過程中,一方面要加以甄別,不能誤傷鄉村群眾正常的人情往來;另一方面要對哪些行為屬于陳規陋習有明確的界定。更重要的是,在確定重點治理區域的基礎上,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明確具體的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心態大力推進鄉村陳規陋習治理,而且要確保卓有成效。
整治陳規陋習要與樹立文明新風相結合。鄉村中的一些陳規陋習雖然與時代發展的節拍不相吻合,事實上也的確造成了鋪張浪費不良習氣的蔓延,不利于建立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型人際關系,但是這些陳規陋習能夠跨越歲月的阻隔一直流傳至今,說明其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鄉村群眾的人際交往需求。因此,在整治陳規陋習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破陳規除陋習,另一方面還要大力倡導新事新辦、紅白喜事簡辦、沒事不整無事酒等文明新風,積極引導鄉村居民將有限的財力和精力花在生產生活的正常開銷上,提升村民生活品質,讓鄉村群眾的情感表達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努力構建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鄉村人際關系新格局。
整治陳規陋習要創新工作方法。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這樣的提法我們已經喊了很多年,雖然各地采取了不少措施,而且從總體上看,在一些鄉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跟我們的預期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這說明鄉村陳規陋習的治理任務具有一定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方法不對路難免會事倍功半。因此,要想使《方案》落地有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就必須創新工作方法。一方面要根據鄉村這個熟人社會的特點,讓黨員干部、模范人物、先進典型發揮帶頭作用,引領風氣之先,爭當移風易俗的表率;另一方面要激發村規民約束和激勵的內在活力,建立整治鄉村陳規陋習“紅黑榜”,努力在鄉村營造“人人講文明,個個樹新風”的濃厚氛圍。
鄉村陳規陋習不管是在經濟層面還是在精神層面,對群眾來說都是一種不堪重負的內耗,只是礙于情面和缺乏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支持,大多數人只能默默忍受。但是,整治鄉村陳規陋習是大勢所趨,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然選擇。社會主義的新農村不能只是鄉村面貌日新月異,人們的精神面貌也應該煥然一新。因此,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方案》,大力推進鄉村陳規陋習的整治工作,讓新農村煥發新氣象。(劉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