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義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創新用好“學、廣、干”“三字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人心、落地見效。
“學”字為先,講好“身邊課”。搭建學習載體,創新學習形式,探索學習方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達到群眾“耳邊上”。依托124個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統一配備《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等重點書目,每月常態化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舉旗幟 送理論”專題宣講等活動248場以上,實現區、鄉、村(社區)三級學習貫徹全覆蓋。同時,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今天我來答”專題,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細落小,面向全區推廣,使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立體、更多元。
“廣”字為要,培養“身邊人”。組建百姓宣講隊,推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向縱深發展,讓宣講“聲”入人心,既有醇正“黨味”,又符合群眾“口味”。整合黨員干部、文化人才、“五老”人員、返鄉創業人員等鄉土人才,組建百姓宣講隊,培訓宣講骨干,就地就近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機關、進單位、進鄉鎮、進校園、進組織、進網站活動,打造出一支群眾身邊的百姓宣講隊。截止目前,百姓宣講隊已在文明實踐站所、文明村鎮、敬老院、小食堂開展了“板凳課堂”“書記夜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宣講活動。
“干”字為本,做好“身邊事”。學思悟踐,重在務實,持續做好民生實事。不斷完善文明實踐陣地“建管育用融”管理機制,月均開展理論宣講、鄰里互助、體育健身、文化文藝等為民惠民活動1000余場次;收集群眾需求,修改民生實事項目清單68條,完成配送式菜單服務1068單,做到場所常開、宣講常進、能人常駐、服務常有、活動常新、群眾常到、好事常辦。同時,城市社區全面實行志愿服務網格化,根據社區所轄范圍、樓棟分布、集散程度劃分了96個志愿服務網格,招募登記志愿者3460名,構建了“總隊長領導、支隊長管理、分隊長負責、網格長落實、樓棟長包保、志愿者全面參與”的六級網格化管理模式。如今,矛盾糾紛找誰、就業證怎么申領、醫保怎么繳納……以前需要到社區才能解決的事項,現在網格里就能辦理,真正實現服務在“網”上提速,治理在“格”中提效,居民幸福感“滿格”。(潘明智 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