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張八斤走入保護區開始了一天的喂養。
2020年12月24日清晨,在長江銅陵段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霧氣氤氳。58歲的張八斤換上工作服,像往常一樣鎖上碼頭旁的家門,朝著“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走去。
張八斤給江豚拋喂小魚。
張八斤每次喂食,都要把魚清洗干凈,把不新鮮的去除。一把小魚丟下去,很快就有幾頭江豚浮出水面。吃得差不多了,張八斤會再丟下一把。
保護區里有10頭江豚,每頭一天都要吃上體重十分之一重量的小魚,一天就是六七十斤。為了不讓江豚因為覓食野生魚而出現被水草掛到的風險,每天上午7點半、10點,下午2點、4點,張八斤都準時來喂食,全年無休。
張八斤給江豚拋喂小魚。
張八斤每次都要為江豚準備六七十斤小魚。
2005年,張八斤第一次當上江豚飼養員,16年間,他對每一頭江豚的情況都了如指掌?!斑@頭是母的,生過小江豚,那頭老得沒牙了,已經沒有自己捕食的能力了……”以前喂江豚是靠劃船,每次只能喂一兩頭,江豚吃食時還有與船碰撞的危險。有一次,張八斤突然得知一頭江豚被繩索纏住,他立即跳入夾江,用衣服裹起被困的江豚,使它的皮膚不至于因暴露在空氣中而受傷。后來保護區建了喂食臺,投喂的范圍更廣了,江豚也更安全。
2020年夏天雨大汛急,江心洲即將破圩,張八斤臨時撤離。才離開兩天,他又天天乘船回來喂江豚。愛人涂臘梅說:“他對江豚比對自己的兒子還上心?!苯嗖×?,張八斤自己吃飯都不香。敬業且經驗豐富是同事們對張八斤的一致評價。去年9月,他獲評“安徽好人”。
給江豚喂完第一頓后,張八斤才回到家里吃早飯。
江豚長著可愛的彎彎嘴,所以被稱作“微笑天使”,它食性單一、繁殖力低,其生存狀況是長江生態好壞的一面鏡子。以前由于人們不注重生態保護,野生江豚數量驟減,成了“水中大熊貓”。為了保護長江江豚,2000年12月安徽省銅陵淡水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批建立,6年后國務院批準其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7年調查數據顯示,整個長江流域長江江豚有1012頭,58公里長的長江銅陵段江豚數量為近50頭,屬于密度較高的區域。
江豚在嬉戲。
2020年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捕”,我國第一部流域專門法律《長江保護法》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流域內各地區必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保護區里,張八斤忙碌的身影年復一年。
近年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有所好轉。張八斤盼望著,除了自己喂養的這些“江豚寶寶”,還可以像幾十年前那樣,看到更多的江豚在長江中嬉戲。(來源:安徽日報社 記者 徐旻昊 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