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張仕儀,女,1961年2月生,銅陵市樅陽縣樅陽鎮新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張仕儀
事跡簡介:新華社區位于老城區,存在設施老化、住房老舊、老年人口占比高等問題,張仕儀通過推行網格化管理、區域化聯管、多元化協商,發放為民服務小卡片,建成社區老年食堂,將居民心聲寫成人大提案等形式,為社區謀發展、為居民謀福利。2020年,面對疫情汛情,張仕儀更是沖鋒在前,守護住新華社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2021年,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大膽探索,她是創新的有心人
張仕儀同志立足社區實際,積極探索創新,打出了一套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組合拳”。建服務體系,推行網格化管理。新華社區位于老城區,基礎設施老化,居民住房老舊,且居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張仕儀借鑒外地做法,從網格化管理上下功夫,推進黨建網、服務網、治理網“多網合一”,建立以300戶為大網格,每大格劃分為5個小網格,每個小格60戶,確定一名網格長,不斷細化實化服務內容,引導黨員、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真正實現黨建工作與服務治理深度融合。建共建體系,推行區域化聯管。通過吸納駐區單位共駐共建,采取“雙向承諾、聯建聯管”的方式,協調研究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黨員共管、活動共辦”。每年,社區與共建單位聯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0余次,幫助解決具體問題近百個,如與縣供電公司黨員組織開展社區電線路檢修活動,與文化站黨員組織開展“寫春聯、送祝?!被顒拥鹊?,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建巡查機制,推行多元化協商。新華社區共有1723戶、常住人口3552名,其居民小區皆是無物業小區,存在“三無小區”治理難、改制企業宿舍無人管、基礎設施陳舊等問題。面對上述問題,張仕儀在網格化管理基礎上,建立周巡查制度,及時聽取居民意見?!皬垥?,航運公司宿舍沿街有面外墻破損,恐怕會影響行人安全出行?!必撠熢撈瑓^的同事在走訪時察覺到問題,第一時間與張仕儀取得聯系。她立即趕到現場處理,社區和航運公司及周邊居民最終達成籌資維修破損墻面的協議。如今,那面墻還在,但經過修繕裝上了防盜網,確保了這里36戶居民以及過路行人的安全。
排憂解難,她是群眾的貼心人
“心里裝著群眾,群眾的心里才有你?!睆埵藘x在工作日志的扉頁上這樣寫著。小卡片連著大服務。為便于居民聯系,張仕儀親手制作了“為民服務小卡片”,印制了5000張送到每戶居民手中?!皠e看這張卡片小,作用卻很大。這個號碼是張書記本人的,有什么事打這個電話準行?!毙氯A社區張大爺說。孤寡老人朱春梅幾乎喪失了記憶能力,可是她卻見人就說“我有困難,就對張書記講,她把我的問題解決得很好?!币恢币詠?,張仕儀的手機號碼從未換過,就是為了方便老人們聯系。她腦海里幾乎沒有節假日的概念,就連年三十都經常是和“三無”老人一起度過。小食堂連著大愛心。社區老人多,做飯難、吃飯難成了一個棘手問題。2018年,為了解決這個“痛點”,張仕儀開始探索新模式,建成全縣第一個專門面向老年人開設的社區老年食堂。新華社區老年食堂是一所非盈利性質的食堂,專門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價格低廉、方便、衛生的就餐,并對社區高齡、獨居、孤寡老人和病殘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送餐服務?!懊坎透鶕x擇的葷菜素菜,6到8元不等。米飯是免費供應的?!崩夏攴罩行牡墓ぷ魅藛T郭玉若介紹。據張仕儀介紹:“目前,平均每天有40人在食堂吃飯,后期根據老年人的需要和反饋,可能會增加早餐和晚餐?!毙∠锢镞B著人大會。廟巷里人行道路是新華社區的一條小路,雖然只有200米長、3米寬,但卻有300戶居民通行。居民反映“天一下雨,巷子里積水深,出行都要穿膠靴?!睘榱私鉀Q這一難題,張仕儀把居民意見帶到了縣人代會上,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2014年,廟巷里人行道路的改造工程實施,以前的舊石板換成了水泥路,地下下水管網也疏通了,再也沒出現過積水問題。除此之外,張仕儀還提出了“關于疏通幸福巷南邊護城路一帶居民區公共下水道的建議”、“關于安裝部分小街小巷路燈的建議”等一系列建議議案,作為基層的人大代表,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為民初心。
沖鋒在前,她是居民的“守護神”
2020年,面對疫情汛情疊加沖擊,張仕儀累活重活帶頭干,越是艱險越向前,成為居民心中的“守護神”。防疫中的主心骨。新華社區是樅陽鎮最大的社區,面積1平方公里,4大網格、13個居民小組、1723戶。接到縣、鎮疫情防控命令后,從大年初一開始,張仕儀帶著兒子左燁前往社區值守,到各卡點巡邏,宣傳防疫知識。疫情形勢好轉后,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張仕儀母子又及時調整工作重心和方式,第一時間拿著喇叭走街串巷宣傳最新政策和相關辦事流程,讓外出務工人員能夠快捷辦理健康證明。對于轄區內的兩家服裝企業,則針對性施策,幫企業疏堵點、解難題,從主動對接服務到兩家企業具備復工復產條件,只用了一天時間。期間,張仕儀共為217名務工人員辦理了健康證明。防汛中的女漢子。新華社區靠近防洪墻,防汛壓力巨大,同時人口老齡化,防汛力量相對不足。面對現狀,張仕儀選擇帶頭沖上去,從防洪墻到五七圩,從靠前指揮到勸說群眾轉移,她幾乎沒吃過一頓熱飯,沒睡過一次安穩覺。2020年7月13日下午6點,張仕儀接到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轉移安置群眾命令,僅5個小時新華社區就順利轉移532戶1384人,其中集中安置75人。由于極度疲勞,張仕儀在蹚水行走時不慎摔倒,但她從未想過休息。其實防汛期間,張仕儀的兒媳婦因保胎住進了上海的一家醫院,急需要有人照料。她面對“小家”和“大家”的矛盾,張仕儀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守護“大家”。防寒中的好閨女。2021年2月7日清晨,室外溫度達零下6攝氏度。面對嚴寒天氣,張仕儀擔心社區里的獨居老人家水管上凍,擔心她們走路不注意摔倒。戴個薄手套,她就開始了挨家挨戶敲門走訪。殷桃花老人看到張仕儀凍紅的雙手,趕緊握住,瞬間淚水漣漣說:“我的子女都不在身邊,來我們家最多的就是張書記了。你哪里像是‘領導’,你就是我們的‘好閨女’?!鼻皫啄?,殷桃花老伴生了重病,家里的積蓄都用盡了,好在張仕儀發起募捐,還幫助她找了份環衛工作,爭取了各項補助。在殷桃花看來,張仕儀就是社區里最貼心的“好閨女”。